大部分設計師在做批量精裝和酒店客房項目時,關注的點大部分都在整體風格、布局、軟硬裝協調等看得見的位置上,常常會忽略一個功能性問題:隔音。
首先明確一點,隔音不好絕大多數情況下與這幾點因素分不開:房門、窗戶、墻體、設備與管道,而本篇文章從門、窗出發,給大家介紹幾個隔音處理小技巧。
本篇文章關于房間隔音處理。
將分別從以下2個方面進行展開:
1、關于門的隔音處理技巧
2、關于窗的隔音處理技巧
通常只要房門的空隙≥5mm,從隔音效果角度來看,隔音不會太好。
1、門扇與門套之間存在縫隙—優化
1)密封條/隔音條
密封條△
是目前最主流的縫隙修補方式,適用于所有因安裝工藝不當而產生縫隙問題的平開門施工。
節點優化△
為了使密封強度能夠得到保證,建議采用中空款式的密封條/隔音條。一般采用TPE材料,環保無毒、抗老化年限久、柔韌性強、耐候性較強。
2)雙企口房門
當空間內隔音要求非常高(如宴會廳、影音室等)時,需采用雙企口的門扇來隔音,效果最佳。
現場圖△
節點優化△
2、門扇與門檻石之間存在縫隙—優化
1)擋塵條(門檻石在門扇下方)
門檻石在門扇下方,直接在門扇下方加自動擋塵條或者毛刷密封縫隙,不僅能達到隔音效果,而且能防止室外灰塵進入室內。
擋塵條△
2)防撞橡膠(門檻石高出門扇)
若出現門檻石未落于門扇之下,或者門扇下方是地毯的情況時,可將門檻石拉出地面15mm,在門扇下方增加防撞橡膠。
(此種做法不太美觀,不建議在精裝和重視覺效果場合使用。)
節點優化△
3、門扇與墻體基層之間存在縫隙—優化
因現場施工過程把控不嚴——經常在現場出現。
在進行技術交底時,撇開墻體基層不談,門套與墻體的縫隙應當控制在5mm之內。
(若縫隙過大,應當采用發泡膠密縫。)
4、房門自身結構不達標
從空間隔音效果考慮,應注意以下3點:
1)厚度
門的厚度越大,隔音效果越好。
(一般以50mm為前提條件,通常在55~60mm之間。)
2)門內材料
許多門都是采用內填蜂窩、密度板壓形的工藝來生產的。
但恰恰是這兩種制作方式是導致門扇隔音不好的始作俑者,所以在中高端項目施工中是不建議使用模壓門的。
隔音效果差的填充材料△
當沒有辦法滿足下單實木門或者實木復合門的情況下,可以使用一些有橋洞結構的門芯。
橋洞結構門芯填充△
3)門扇骨架
門的骨架強度是否過硬,通常是判斷一個門扇質量好壞的標準,若強度不夠,非常容易出現變形現象。
在選擇木門時,可以著重注意門的邊框骨架和橫檔骨架的寬窄大小是否足夠。
木制骨架示意圖△
為了保證強度,若門扇是木骨架,則木制邊框骨架需≥100mm,而橫檔骨架需≥50mm。
若門扇骨架為鋼管,則鋼管規格建議≥30mm*20mm。門扇越高,所需鋼管越厚,門越重。
一部分情況下,室內隔音不好主要是因為窗戶玻璃、窗體材質以及窗體開啟方式存在問題。
1、窗戶玻璃不合格—優化
據經驗來說,中空玻璃的隔音效果最為理想。在綜合考慮成本等因素的情況下,下單時可以將普通的鋼化玻璃替換為中空玻璃,會大大的增加玻璃的吸聲性。
窗戶玻璃過薄△
2、窗體材質—優化
塑鋼和PVC的窗體從材料屬性上,不如斷橋鋁型材的窗體隔音好。
所以要根據不同的空間隔音需求選擇不同的窗體。
中空玻璃△
斷橋鋁合金窗框△
3、開窗方式—優化
開窗方式的設計也會影響隔音效果,是設計師最容易忽略的一點。
推拉窗和內懸窗因結構缺陷,隔音效果比較差。
隔音效果較差的開窗方式設計△
隔音效果較好的開窗方式設計△
最好選擇內平開窗、外平開窗、外下懸窗設計。
因此綜合分析,在不考慮墻體、設備與管道這兩種能影響到隔音效果的因素,只看門、窗兩種因素,采用“斷橋鋁合金的窗體+雙層中空玻璃+平開窗”設計,為隔音優化方案的最優解。
相關文章:
本文首發于北緯裝飾(http://www.martamak.com),轉載請注明原文地址:http://www.martamak.com/gongyi/menchuang/10.html